本报北京3月24日电本报今天发表的“热点透视”《全社会应重新认识水》,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,许多读者给报社打电话,谈读后感。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陶(女原)说,这篇述评写得很好。水的问题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,也一直是老科技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。
陶(女原)说,我国本来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,加上几十年来人口不断增长,工农业的发展,用水量增长很快;另一方面,由于环保意识差,森林被砍伐,水土大量流失,有的水资源受到污染。不多的水资源加上不科学的用水,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理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,实在令人担忧。
陶(女原)说,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?光明日报的记者述评提得很好:关键是加强管理,用法律、用有约束力的政策来保护水资源,保证节水措施的落实。
她说,首先要打破某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。如果这些狭隘的本位主义不破除,政策的落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。她主张在立法中把这个内容写进去。
其次要培养全民节水意识,动员全国人民一同起来保护水资源。眼下,常常是一般谈论多,而真正落实的少;宣传搞得多,而细致工作做得少。是不是可以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,搞点节水的群众活动,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作用,将强制约束和批评教育结合起来,如街道办事处、居委会、学校等,也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此外,社会应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生产节水型产品,鼓励个人搞节水型发明,增强公众的环保节水意识。
陶(女原)说,节约用水、保护水资源任重而道远,它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,真正行动起来。